yota3手机现在值得入手吗(YOTA 3 使用体验)

努比亚 X 的爆红让「双面屏」这个概念再一次进入大众视野,Yota Phone 作为双面屏的一个先驱也重新被人提起,笔者在今年暑假入手了 Yota 3,目前作为主力机使用了两个月,下面是使用的一些深度体验。


ROM

国内版的 Yota 3 使用了基于 Android7.1 的 journey UI(详见上篇图文热评),自带软件界面类原生,广告和在线服务这一体两面的东西都不存在,不过对于身处搞机圈外围的我来说,全安装第三方 app 即可,反而客制化空间更大。

桌面与通知栏

值得注意的是这款手机*不能*使用第三方桌面和图标包,亦不能自定义通知栏快速功能键,自带的 Launcher 连应用抽屉和自定义网格数的功能都没有(shortcut 倒是有),对美化有强烈需求的就不必考虑这部手机了。

墨水屏

作为一部双面屏手机,Yota 3 最大的卖点自然就是它背面的这一块墨水屏了,在 Kindle 烂大街沦为泡面板的今天,手机自带一块墨水屏还是会让不少人心向往之的。

裸机

带壳

不过即使到了第三代,Yota 3 的墨水屏仍没有背光,最常见的阅读场景便成了室外,烈日之下,别人的手机即使开最高亮度加上户外增益,也不如这么块反射光源的墨水屏来的清晰。但想睡前读点书,还是要秉烛才能夜读啊(事实上我也没试过看关灯开手电看墨水屏,想深入读书还是下床开台灯吧。)

操作逻辑

两个屏幕间的切换类似努比亚 X,一次只能使用一个屏幕,可通过重力感应和双屏上的切换按钮切换。

这块墨水屏采用了独有的一个 Launcher,对微信、新闻(界面新闻源)、股票(大智慧源)、阅读(默认加在线书城的 fbreader,pdf 须唤起系统自带的清爽版 WPS)进行了深度定制。

部分深度定制app截图

其他 app 方面,只支持系统限定的部分应用(其他应用根本无法唤起),*不*支持状态栏和悬浮窗。

不过支持的 app 也满足了大多数使用场景,从新闻、阅读到社交(有微信 TIM 知乎豆瓣都没微博),甚至还有浏览器(支持系统自带和 UC),官方也基本愿意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。如果你习惯使用主流官方 app 进行常见活动,这块墨水屏基本都能满足。

支持的应用列表

(刷酷安是不可能的啦)

电子书

阅读电子书,Yota Phone 自然在行,墨水屏支持几乎所有主流 Android 平台在线阅读 app,自带的阅读软件有 fbreader 的加持,epub, mobi, txt 等常见格式的阅读也不在话下,相当清爽的内置 WPS 读起 pdf 也是相当流畅(不过在 4 寸屏上读大 pdf?可以但不方便,便捷阅读还是要考虑 iPad/大屏电纸书)常见的笔记、翻译、分享功能也统统支持,社交化阅读不在话下(需配合使用自带的搜狗输入法)。

小技巧

待机状态下的墨水屏可以显示一张定制图片(类似 Kindle 和努比亚 X),也可以显示时间、天气、步数等信息(大号手环,而且墨水屏要每分钟刷新一次)。比较好评的是「墨知摇一摇」,切换墨水屏 10s 内摇一摇即可唤出一张图片,我拿它摇课程表用,弥补官方 launcher 的缺陷。

Yota 的二代是支持彩色屏内容映射到墨水屏的,到了 3 代官方隐藏了这一功能,可以通过 酷安上的一款叫「More Shortcuts」的应用找到设置里的对应 activity 开启。截图由于没有状态栏,可在墨水屏开启时,按音量下+电源键对墨水屏进行截图。此外,这台手机还支持阅读模式和学生模式,前者长按电源键可进入,相当于飞行模式+关彩屏,后者则是在正常网络中关闭彩屏功能。这两个模式对专注阅读效果甚佳(可惜没时间啊)。

刷机

双面屏即使有第三方包也不敢刷,不过在设置 - 开发者模式里可以解锁,应该是解 bl 锁,没试过(我还要保修啊!)。这锁没解,第三方 recovery 和 root 乃至 Xposed 也就无从下手了(告别搞机,就是现在)。

总之,这是一款对 DIYer 不太友好,但基本使用差强人意的一款手机,对阅读的优化基本上也到达了 Android 平台电纸书的最高水平。手头 epub,mobi 和 txt 电子书比较多,厌倦了 kindle 的同学可以试试(骁龙 625,还可以顺便戒游戏)。


总结

在全球各大品牌手机外形日趋相近的 201x 年,坚持做双面屏的 Yota 也算是一股清流。

而最近,探索多样化手机外形的道路上,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同侪。

我们高兴的看到,努比亚、魅族(虽然失败)在双面屏上做出了更惊艳的尝试;柔派和三星在折叠屏幕上修成了正果;荣耀和小米让滑盖技术重获新生;OPPO 和 vivo 对于自动化机械结构的探索也让我们耳目一新。

乔帮主在的时候,他的绝妙设计自然是全行业致敬的对象;他离世之后,手机行业更需要多样化的探索和进步。一块钢板的艺术已经日臻完善,另辟蹊径才是全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,期待更多的厂商能够不落窠臼,在便携智能电子设备上,引领下一个十年。

以上是 yota3手机现在值得入手吗(YOTA 3 使用体验) 的全部内容, 来源链接: www.tmjl8.com/smart/428188.html

回到顶部